相信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體驗,當我們和朋友聊天時,聊到某個商品,打開購物軟件,首頁馬上就出現了相應的廣告。
無論是現實中的語言聊天,還是微信中的聊天記錄,都逃不過被手機App “監聽”。
近日,就有網友反映,iOS版微信、QQ、淘寶等多款App在后臺反復讀取用戶相冊。
這下網友們都炸開了鍋,很多人擔心,這是否涉嫌侵犯用戶隱私?
針對此事,微信回應稱,iOS系統為App開發者提供相冊更新通知標準能力,相冊發生內容更新時會通知到App,提醒App可以提前做準備,該準備行為會被記錄成讀取系統相冊。
雖說官方對此已經做出解釋,但網友們仍十分擔心,這是否會涉及到隱私泄露的問題呢?
在大數據時代,我們的一言一行都被手機記錄下來。面對隱私泄露,我們是否有更好的應對方法呢?跟著小編一起看下去~
一、避免使用山寨App
下載軟件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,盡量從手機自帶的應用商場中進行挑選,避免通過網絡搜索等方式進行下載。
有些山寨App存在竊取個人信息、惡意扣費等問題,盡量從手機自帶的應用商場中進行挑選,避免通過網絡搜索等方式進行下載。
對于陌生的 App 最好提前了解和甄別,以防落入陷阱。如果遇到山寨 App 欺詐的情況,一定要及時向相關部門進行舉報維權。
二、限制App獲取位置權限
相信大家在安裝某些軟件時,都會碰到 App 獲取手機權限的情況,最常要的權限有開啟定位、訪問相冊、使用攝像頭、獲取聯系人、開啟通知。
面對這種情況,我們應該分清楚哪些權限可以打開,哪些不應該打開。
比如位置授權,一般分為3個等級授權進行管理:「禁止」、「始終允許」、「僅使用期間允許」。
面對外賣、地圖、打車等軟件我們可以選擇「僅使用期間允許」,其他不需要用到實時定位的一律選擇「禁止」。
又比如麥克風的應用,可設置為「禁止」;而需要使用麥克風的應用則設置為「僅使用期間允許」。
三、注冊、登錄時謹慎提交信息
App 通常會在首次注冊或登錄時收集用戶的信息以進行標記,如賬戶名、姓名、電話號碼、電子郵箱等個人信息,甚至有些 App 會要求用戶綁定身份證和銀行卡。
針對這種情況,個人注冊時盡可能不使用個人信息(真實姓名、出生日期等)作為用戶名。
如果需要提供第三方登錄方式(手機號碼、支付寶、微信、微博等),可選擇使用個人信息較少的進行登錄。
非必要情況,謹慎提交個人敏感信息,如身份證照片、銀行卡號等。
四、關閉App個性化廣告
個性化廣告是廣告商根據用戶的偏好進行智能推送,向用戶提供可能感興趣的廣告。
由于我們的固定設備標識符可能會被收集和用于標識用戶個人數據,并進行個性化推薦,由此存在個人數據泄露的風險。
五、不使用的App應注銷賬號
不少App都存在“注冊容易注銷難”的現象。部分App在用戶卸載后,還繼續以短信、電話等方式騷擾用戶。
對于一些已經長期不使用的App賬號可選擇解綁、注銷,防止個人信息被泄露。如發現App未提供注銷賬號功能或注銷機制的,可向有關部門進行反饋。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sdairen.com/content/?439.html